对木垒县政协第十五届四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答复函
2024-09-30 12:19:35 来源:木垒县人民政府
詹生荣委员:
您关于“加强乡村中医馆阁建设”的提案已收悉,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:
一、完善中医馆基础设施
一是累计投入162万元,全县10个乡镇卫生院、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中医馆,设置率达到100%,配备针灸、拔罐、刮痧等中医诊疗设备,中医馆实现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执业(助理)医师,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。二是在40%的社区卫生服务站、村卫生室开展“中医阁”建设,打造区域相对独立的中医药服务场所,配备针灸、拔罐等中医诊疗设备,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,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。三是加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力度,申请援疆资金100万元,用于购置中医设备,配齐配强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诊疗软硬件设施。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,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不断筑牢,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。四是上报十五五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,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中医馆,社区卫生服务站、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标准,预算在十五五期间争取援疆资金3112万元,以项目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,达到县有中医院、乡有中医馆、村有中医阁健全体系。
二、强化中医人才队伍
一是将中医类别全科医生纳入定向招录计划,自治区分配2024年农村订单定向中医类别医学生名额2个。二是通过“引进来、走出去”等模式,加强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,开展岗位练兵、处方评比等学教活动。木垒县总医院与托里县哈萨克医医院签订技术协作协议,5名中医医师拜师学习哈医诊疗技术,促进我县哈医药诊疗技术和水平。三是开展中医药“千百万”培训及常态化帮带工作,建立“县带乡村”帮带机制。由木垒县总医院、中医院负责,统筹4名中级以上中医职称医师,与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11名中医医师、村卫生室中医医师,建立了“一对一或一对多”的常态化帮带机制,签订中医药结对帮带协议书,定期进行帮带指导,规范带教质量,不断促进乡村中医药人才能力素质提升。四是建立“名老中医”帮带机制。建立“自治区级老中医药专家李政传承工作室”,定期开展巡诊、带教等工作,为群众提供有特色的医疗服务,有效解决群众“看中医难,看名中医更难”的问题。
三、丰富中医药服务内涵
围绕中医“治未病”、保健养生等内容,通过随访入户服务,定期开展中医健康知识讲座、中医体质辩识、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活动,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建设。截止目前,累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6余期,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老年人管理率 91.33%;0~36个月儿童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率 91.02%,进一步提高了中医“治未病”服务能力。
联系单位:木垒县卫生健康委员会
联系人:杨永杰
联系电话:18699442164
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卫生健康委员会
2024年9月2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