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

www.mlx.gov.cn

乌克勒别依特村:探索“党建+网格化+数字化”模式,“点亮”乡村振兴之路

2023-07-10 10:11:16 来源:木垒县人民政府

“数字乡村”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,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。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,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,为更好地服务群众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近日,乌克勒别依特村作为“数字乡村”建设试点村,构建了“党建+网格化+数字化”管理新模式,通过开设“新翼数乡微信小程序”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、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。以治理有效为目标,率先将“积分制”管理和数字化乡村建设紧密结合,积极推进“数字乡村”建设,努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,助力乡村振兴。

    一、不断强化党建引领

乌克勒别依特村利用通信网络搭建的“数字乡村”云平台,将党建动态、组织建设、党员教育、党员服务延伸到“线上”,形成智慧党建平台。通过“网络化”服务,有效提升党内组织生活的覆盖面,进一步强化了对在职党员、外出党员的教育,拉近了党员和党组织的距离,使外出党员由“被动”变“主动”,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。

    二、强化网格化管理

坚持“应纳尽纳、强化服务、精准管理”原则,积极探索运用“党支部+党员”“网格化+信息化”体系,乌克勒别依特村形成了“七步走”工作法,即:一走:走到辖区内群众家中。二看:看村域环境脏乱、安全隐患、弱势群体等问题。三听:广泛、耐心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,提出的意见建议。四问:积极、主动向群众深入询问村内情况,了解群众需求。五记:片区干部、网格员、联户长记录所看、所听、所问、所感,最终形成民情日志。六办:按民情日志,将发现、总结的各种问题分类高效办结。七查:支部书记带队不定期查访,确保村域安全稳定。目前本村共配备专职网格员1名、兼职网格员3名,14名联户长,负责承担“一站式”纠纷调处、“零距离”便民惠民、“全方位”应急处突、“互动性”政务服务等工作。

    三、强化数字化赋能

(一)为基层党建打造“智慧大脑”。实施“智慧党建”工程,依托数字云平台,利用远程教育等形式,实现党组织信息、党员风采、村级活动等信息常态化展示,为乡村党员提供交流、学习、互动的数字化平台,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、日常工作深度融合。如今,对于乌克勒别依特村来说,无论是在哪儿,党员干部群众之间通过数据联通,轻松实现线上沟通交流。

(二)为乡村治理安上“千里眼”。近日,车辆、人员进入村主干道,路边的智能摄像头立即响起提醒“你已经进入乌克勒别依特村,请减速慢行”;到村委会门前会提醒,“欢迎进入乌克勒别依特村,进门请登记”;走到垃圾桶前会提醒,“垃圾请分类投放,请投放至垃圾桶”,并自动向后台指挥中心传送画面、反馈信息。“这个智能摄像系统很强大,不仅能监控乡村内人居环境整治、人员的流动与变化,保护好群众个人安全与财产安全,还能自动喊话,真的为群众打造更为舒心、安心的生活环境并实现乡村数字化高效治理,打造建设平安乡村”乌克勒别依特村村民王学刚说。

(三)为群众生活竖起“灵活耳朵”。充分发挥“云喇叭”精准发布、覆盖广的播报优势,打通基层宣传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将党和国家的政策、政务公开、村务通知、矛盾纠纷、安全生产“进民耳、入民心”,让群众随时随地听政策、明通知、学知识,极大提高政策的普及度、深入度,满足群众精神需求,营造多听细学深思的乡风文明氛围。

(四)为乡村振兴“兑换”出文明乡风。“数字乡村服务站,村委会可在平台端提前设置任务,村民使用微信小程序参加活动,需要提前将群众信息上传到平台,群众根据任务进行完成,进行积分申报,管理员从后台对申报的积分进行审核。审核通过后,老百姓就可以通过小程序到‘积分超市’进行消分兑换,提升居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。”

(五)为村集体经济插上“腾飞翅膀”。运用“数字乡村”赋能平台,发挥地缘、人缘优势,层层宣传、户户动员、全面推广,走出了一条“国企政策支持、村委搭台协调、村组具体推进、各方稳定受益”的合作共赢之路。

用好数字化管理,减轻基层社会治理负担。现在提起“数字乡村”带来的新变化,享受过服务的群众都会情不自禁地“点赞”。通过平台服务群众,让信息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路,为群众提供便捷生活的综合信息化服务,使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府的关爱与帮助,拉近了干群的距离,奠定了干群相互理解的基石,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。(通讯员:古丽巴尔·胡尔满

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

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、新ICP备14002605号

电话:0994-4828100 传真:0994-4828100 mailto:mlxxxb@163.com